共 176 篇文章
1938年5月,毛泽东再次把自己关在了窑洞里,他七天七夜没有出门,除了一天两顿稀饭和咸菜外,就是不停地抽着劣质的纸烟,埋头写作,以至于连棉鞋被火盆烤着了,他也浑然不觉,警卫员贺清华后来说:“七天七夜不睡觉,就是铁人也要熬倒了啊,主席当时真是拼了命了。” 毛泽东就是在这七天七夜里写成了《论持久战》。 冯玉祥得到这本书后,立即自费印了3千册,分送国民党要人,而白崇禧读
2021-09-19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216
这就是本书要讲述的内容。马克思说过,人们并不是像唯心主义所声称的那样“自己创造自己本身”,而是在生活和精神上“互相创造着”。因此,我也由衷希望能够在读者、编者和作者的互动中,共同“创造”这本书,希望大家一起来完成这项工作,而不使这本书沦为作者一个人的“独白”。 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工作方式:就像建立一个“微信群&rd
2020-05-26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82
保马编者按 今年是《鲁滨逊漂流记》发表300周年,马克思曾将鲁滨逊视为“封建社会形式解体”与“十六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”的产物,从“记账”开始鲁滨逊就已经宣告了自己与前现代社会的不同,他并非一个普遍的抽象个体。本文以笛福的个人经济理念与活动为个案,揭示出十七世纪末英国兴起的“咖啡馆”作为一个文化公共空间,使小商小贩、
2019-11-18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32
一、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国家究竟代表谁? 黑格尔的《法哲学原理》对于西方治理体系的描述最为周详。马克思公开发表的第一部著作《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批判》,就是对该书的解读。 在黑格尔看来,现代国家代表了法。法的基础是什么?黑格尔说,法的基础是公平正义。世界上有没有普遍的公平正义?黑格尔的说法比较直率:似乎是没有。他说的公平正义是德意志民族的公平正义。这就
2019-11-14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301
《武训传》究竟提出了什么问题?这些问题为什么"带有根本性质"? 一、土地制度、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中国王朝国家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体制的基础是土地制度。 而王朝国家土地制度的形成,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。从西周的井田制到春秋的初税亩发端,秦的郡县土地国有制,其实就已终结了中国的土地封建制。而鉴于秦劳师戍边的教训,西汉武帝接受贾谊等人的建议,在新开拓的西部边疆
2019-06-08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473
1938年5月,毛泽东再次把自己关在了窑洞里,他七天七夜没有出门,除了一天两顿稀饭和咸菜外,就是不停地抽着劣质的纸烟,埋头写作,以至于连棉鞋被火盆烤着了,他也浑然不觉,警卫员贺清华后来说:“七天七夜不睡觉,就是铁人也要熬倒了啊,主席当时真是拼了命了。”毛泽东就是在这七天七夜里写成了《论持久战》。 冯玉祥得到这本书后,立即自费印了3千册,分送国民党要人,而白崇禧读后,更
2018-11-30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475
读书之要,首在于带着问题读。 问题可大可小,我个人以为应择其大。有些大问题,可能我们一辈子也解决不了,但惟其解决不了,所以就一定要“活到老、学到老”,生命不息,学习不止。 “人类往何处去”“中华民族往何处去”,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最大问题,商务印书馆初创时期,发行过一种读书票,右边二字为“读书”,左边二字为“救国&rd
2018-08-15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102
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创作的基础,是我们文艺创作的“初心”,这样的初心,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“人的本质力量”。当代中国优秀的文艺作品,理所当然是中国人民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。可以说,只有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艺术作品,才称得上真正的当代杰作 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?作家艺术家为什么要在与人民相结合上下功夫?我们为什
2018-05-29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91
核心提要:如果说《共产党宣言》给马克思带来了什么,我们不妨从一张1848年的照片看去,30岁的马克思仿佛是一夜之间就白了少年头—而那正是《共产党宣言》发表后不久。《共产党宣言》的确是从黑夜的描述开始的,古老的传统就像幽灵一样升起,那是古罗马共和精神的呼唤—看啊!“一个幽灵,共产主义的幽灵,在欧洲游荡。……”接下来的文字如战鼓隆隆,马克
2018-05-17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81
(编者注:此文于2011年4月份乌有之乡网站首发) 从前有座山。山里有座庙。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―― 从前有座终南山,山里有座中宫寺。有貌如苦行僧名柳青者,在庙里写书,书名叫作《创业史》。 1951年5月,《中国青年报》创办者之一,编委、副刊主编刘蕴华(柳青)突然离开了首都北京,自己带着简单的行李,踏着最后一场潇潇春雨中的泥泞路,来到陕西长安的皇甫乡安家落户,直到1967年被强
2017-09-26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369
原编者的话: 半个多世纪前,作家柳青在陕西的山窝窝里写下了《创业史》,记录下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村如火如荼的互助合作运动。 2014年10月15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与作家、艺术家交谈时,语重心长地说:“柳青可以做到中央或者陕西省的一个文件发下来,他会知道他的房东老大娘是哭还是笑。”作家与人民如此心心相通,是成就这部经典的基础。 2017年6月21
2017-08-02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161
中国共产党人对于中国文明的一个改造和发展,就是振奋和发扬了“武德”,并从这一点上,深刻地改造了中国人的精神和性格。 在中国共产党兴起之前,中华文明的武德,也已经失落了近千年了。今天回溯这个历史过程,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。 大致说来,春秋时代,军人以贵族为主,军人自然是很被尊重的,故而有“武士”和“武德”之说。而军人、武士被
2017-08-01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103
【原编者按】现在一些文学讨论会意义不大,一群人互相吹捧。中国当代文学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理念,理念都没有,那不就是“作文”吗?你那个语言的艺术不就是贫嘴吗?有人说:你们过去读的那些文学作品,不足以构成支撑一个国家的精神资源,轻易地就把一些文学经验、经典作品给否定了。这是文学教育的问题,现在的大学推行人文教育,通识教育,但唯独缺乏的是我们中国自己历史的经典化
2017-05-28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140
导读:如果听任掠夺性的资本大举进入乡村,肆意侵吞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农村剩余,必然会造成广大农民沦为工业化“先进生产力”的“肥料”。而使得中国共产党人的土地革命与唐太宗的“均田”根本性地区别开来的正是:共产党不仅仅给了农民以土地,而且更给了农民以信用、信任和信贷,这是三皇五帝以来的第一次。 关于中国农村发展、中国现代土地制度,在
2017-03-31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174
来源:《经济导刊》1月刊 作者:韩毓海,北京大学教授,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资深研究员 原编者按: 韩毓海教授《伟大也要有人懂:一起来读毛泽东》到本期共连载十期。本期特邀作者为学习、阅读马克思和毛泽东经典著作谈谈体会。作者在本文中提出,马克思主义是世界上最伟大艰深的学问,毛泽东是旷古未见的伟大学者,马克思主义、毛泽东思想不是标语口号,伟大也要有人懂,读懂马克思、读
2017-01-22
作者:韩毓海
互动:267